在加密货币领域,维卡币曾以一种极具蛊惑性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,尤其是其与欧元挂钩的定价机制,如 42 欧元这一特定价格,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。然而,这背后却是一个巨大的欺诈漩涡。
维卡币宣称自己是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代加密货币,有着独特的价值体系和升值潜力。早期宣传中,其创始人以看似专业的金融背景为背书,四处鼓吹维卡币的投资价值,声称它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通,成为未来主流的支付手段。在定价方面,维卡币设置了不同级别的入门费,从 130 欧元到高达 36330 欧元不等,42 欧元虽不在这些入门级别中,但在其宣传语境下,暗示着用户可以通过购买相关课程或参与特定活动,以相对低价持有维卡币,进而在未来获得巨额回报。
但实际上,维卡币是彻头彻尾的骗局。它根本不具备真正加密货币所依托的区块链技术支撑,所谓的价值不过是其幕后操控者在后台虚构的数据。其交易也并非基于真实的市场供需,而是通过人为操纵价格来营造升值假象,引诱更多人入局。从运作模式来看,维卡币构建了典型的传销架构。参与者需在老会员推荐下缴纳不同金额的 “门槛费” 获取激活码注册会员,再通过发展下线获取奖励,奖励中的一部分还被强制要求再次购买代币进行 “复投”,形成恶性循环。在这个过程中,42 欧元这样看似亲民的价格,成为了吸引那些渴望低成本投资获利人群的诱饵,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找到了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。
在中国,维卡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,被严厉禁止。湖南省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曾集中判处段书铭等 20 余人组织传销罪,该团伙正是利用维卡币为幌子,对外宣称维卡币升值空间大,诱骗他人投入巨额资金。截至 2016 年 8 月 12 日,全球维卡币开户总数 1077 余万个,涉案金额高达 159 亿欧元。海口中院也曾判决刘某言等 3 人犯集资诈骗罪,他们以维卡币即将开源上市、有巨大升值空间为诱饵,吸收 180 余人投资 1662 万余元。
那些被维卡币 42 欧元这类低价承诺吸引的投资者,往往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。他们不仅没能实现财富增值,反而血本无归。许多人投入了大量积蓄,甚至背负债务,最终生活陷入混乱。维卡币的存在,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,滋生了大量违法犯罪活动,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。投资者务必认清维卡币的欺诈本质,远离这类非法金融产品,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,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