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 在中央已被列入名单是真的吗?官方态度与事实解析

近期,网络上频繁流传 “Pi 在中央已被列入名单” 的说法,引发不少 Pi 币参与者的关注与猜测。有人声称 Pi 币已被中央相关部门列入 “合法加密货币名单”“重点扶持区块链项目名单”,甚至传言 “国家将对接 Pi 币进行法定货币兑换”。但经核查,这些说法均无任何官方依据,纯属不实传言。

从我国官方政策与监管态度来看,Pi 币作为虚拟货币,从未被中央列入任何合法或扶持名单,反而始终处于监管警示的范畴内。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政策具有明确且一贯的立场:2017 年,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,明确代币发行融资属于非法公开融资;2021 年 9 月,十部门联合出台《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》,再次强调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,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截至目前,中央及各部委发布的所有关于区块链、加密货币的官方文件中,均未提及 Pi 币被列入任何 “合法名单”“扶持名单”,反而多次提醒公众警惕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。

所谓 “Pi 在中央已被列入名单” 的传言,多由 Pi 币推广者为吸引下线、炒作币价刻意编造。这些传言往往通过微信群、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传播,配以伪造的 “政府文件截图”“官方会议视频片段”,极具迷惑性。例如,有传言称 “Pi 币被列入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名单”,但事实上我国法定数字货币仅有数字人民币,其发行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,与 Pi 币等去中心化虚拟货币有着本质区别 —— 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式,而 Pi 币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,且其运作模式涉嫌传销与非法融资。

从监管实践来看,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不仅未将 Pi 币列入 “正面名单”,反而多次将其纳入风险警示范围。多地金融监管局、公安局曾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提示,指出 Pi 币 “手机挖矿” 模式存在传销嫌疑,其所谓 “零成本挖矿”“未来可兑换法定货币” 的宣传均为骗局。2023 年,江苏、山东等地警方曾破获利用 Pi 币进行传销诈骗的案件,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,进一步证明 Pi 币的运作模式与我国法律及监管要求相悖。

值得警惕的是,这类 “被中央列入名单” 的传言,本质上是不法分子利用公众对 “官方认可” 的信任,诱导更多人参与 Pi 币炒作,最终目的是通过拉人头、炒作币价实现非法牟利。一旦参与者投入资金或泄露个人信息,不仅可能面临财产损失,还可能涉嫌参与非法金融活动。

综上,“Pi 在中央已被列入名单” 是彻头彻尾的虚假传言。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红线清晰明确,任何虚拟货币都不会被中央列入合法或扶持名单。公众应坚决抵制此类不实信息,远离 Pi 币等虚拟货币交易炒作,避免落入非法金融活动的陷阱。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的推广行为,可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