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下,NFT 艺术品交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其合法性问题成为投资者与创作者关注的焦点。NFT 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合法性并非一概而论,而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审视。
从政策法规角度来看,国内对 NFT 行业有着严格规范。2022 年,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联合发布《关于防范 NFT 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》,严禁 NFT 底层商品与金融资产挂钩,不得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 。这意味着,若交易平台涉及 NFT 的金融化、证券化交易,如设置集中交易、持续挂牌交易、标准化合约交易等服务,便属违规。2023 年,海南省发布的《关于加强数字藏品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要整治数字藏品交易平台的虚假宣传、消费欺诈、诈骗犯罪、版权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。部分合规平台,如阿里的鲸探、腾讯的幻核(虽已停止业务)等,严格遵循政策,仅提供数字艺术品的展示、收藏与有限的转赠服务,避免 NFT 交易的金融化炒作,从政策合规层面保障了平台运营的合法性 。
然而,现实中仍存在部分平台打着 “创新” 旗号,游走在法律边缘。一些平台私自开设二级交易市场,以 “寄售”“转卖”“回购” 等名义,变相开展 NFT 的买卖炒作 。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政策规定,还极易引发市场乱象,如价格操纵、非法集资等 。例如,部分平台通过自建 “老鼠仓”,人为抬高 NFT 价格,吸引投资者入场,一旦资金链断裂,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。
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,NFT 艺术品交易平台负有重要责任。数字作品 NFT 交易中涉及著作权人、铸造者、平台和购买者四类主体 。当著作权人和铸造者身份不重合时,平台需对作品的著作权有效性进行审核 。若平台未履行合理审查义务,任由侵权作品在平台上交易,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 。一些平台因疏于管理,导致大量未经授权的艺术作品被铸造成 NFT 并交易,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,这类平台的运营显然缺乏合法性基础 。
从交易安全角度而言,合法的 NFT 艺术品交易平台应具备完善的技术保障与风险防控机制。平台需确保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可靠,防止数据篡改、丢失以及智能合约漏洞引发的资产损失 。但部分平台技术实力不足,或是为降低成本忽视安全建设,曾出现因黑客攻击导致用户 NFT 资产被盗的情况 。此类平台无法保障用户交易安全,难以符合合法运营的要求 。
NFT 艺术品交易平台的合法性需综合考量政策合规、知识产权保护、交易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。投资者与创作者在选择平台时,务必仔细甄别,选择合法合规、信誉良好、技术安全有保障的平台,避免参与非法交易,切实维护自身权益 。监管部门也应持续加强对 NFT 交易平台的监管力度,打击违法违规行为,营造健康、有序的市场环境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