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加密货币市场的话术体系中,“只涨不跌的空气币” 是最具诱惑性的陷阱之一。这类币种打着 “稳赚不赔” 的旗号,却掩盖着资金盘的本质,本质上是一场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旧投资者 “收益” 的庞氏骗局。
所谓 “只涨不跌”,是空气币项目方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。它们通过控制代币流通量制造虚假稀缺性 —— 发行总量看似固定,但项目方手中握有 90% 以上的筹码,通过阶段性少量释放代币维持价格上涨。例如,某空气币宣称 “每日上涨 1%”,实则由项目方在后台手动调整价格,投资者看到的 “K 线图” 不过是人为绘制的数字游戏。当新资金流入放缓时,项目方会用自有资金短暂托底,营造 “抗跌” 假象,进一步诱骗投资者加仓。
这类空气币的运作模式高度依赖 “拉人头返利”。投资者不仅要自己买入,还需邀请亲友加入,每发展一个下线就能获得代币奖励,层级越高分成比例越高。这种模式下,“上涨” 的动力并非来自市场需求,而是新入场资金的不断注入。早期参与者确实能看到账户余额增长,但这部分收益来自后来者的本金,一旦无人接盘,价格便会瞬间崩塌。2023 年曝光的 “环保币” 骗局就是典型案例,其宣称 “对接实体产业,价格只涨不跌”,最终因资金链断裂导致数百万投资者血本无归。
从技术层面看,“只涨不跌的空气币” 毫无价值支撑。它们没有实际区块链节点运行,交易记录完全存储在项目方搭建的中心化服务器中,所谓的 “去中心化” 只是噱头。白皮书充斥着抄袭来的术语,既无代码开源,也无应用场景,甚至连开发团队信息都是伪造的。当骗局败露时,项目方会关闭服务器、卷走资金,投资者手中的 “代币” 将变成一串无法兑现的数字。
更隐蔽的是,这类空气币常包装成 “政策扶持项目”“央行合作币种”,利用普通投资者对区块链的认知盲区。它们会伪造与政府部门、知名企业的合作协议,举办豪华发布会,聘请 “专家” 站台,用虚假背书强化 “只涨不跌” 的可信度。但只要稍加核实便会发现,这些 “合作” 均为子虚乌有。
说到底,“只涨不跌的空气币” 违背了基本的市场规律。任何资产的价格都由供需关系决定,加密货币更是如此。投资者若遇到宣称 “稳赚不赔”“只涨不跌” 的币种,无需怀疑,这必然是空气币骗局。面对高收益诱惑,唯有保持理性,牢记 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才能避免成为骗局的牺牲品。